为进一步贯彻儿童优先、儿童友好理念,鼓励儿童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深入践行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理念,倾听每一个“小声音”,鼓励孩子们以“1米高度看世界”的独特视角参与社区建设、畅想城市未来,近日,黄圃镇妇联联合镇团委、镇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镇关工委、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镇城市建设和更新中心、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共同举办“小声音大未来”2025年儿童童“话”会活动。
童眼观世界,创意献良策
活动自暑假启动线上征集,孩子们利用暑假时间,通过实地走访、深入研究,形成并报送了各具特色的议题方案。5组“小小观察员”队伍带着他们的议题方案进入了线下展示环节。在现场带来了一场充满创意与思考的“童言献策”盛宴,展现了黄圃镇少年儿童对社区、家乡发展的关注与担当。
第一组《书香童乐架空层》(培红小学:冷禹潼、吴艾洣、钱璟歆):聚焦小区架空层闲置问题,提出将其改造为“装满书香与欢乐的阅读空间”,既盘活了公共资源,又为邻里孩子打造了就近阅读、互动交流的温馨场所,方案充满温度与实用性。
第二组《童想童行路》(新地中心小学:刘知言、刘知谦):从日常上学的真实体验出发,针对上学路途中的安全隐患、设施不便等问题提出优化建议,接地气的观察与切实可行的方案,展现了对“出行安全”的细致关注。
第三组《一米高度看世界——看看我们美丽的黄圃》(新地中心小学:郭正祺、何梓睿):以“1米高度”为切入点,用孩子的视角发现黄圃镇在环境美化、传统文化宣传等方面的亮点与可提升之处,言语间满是“爱家乡、护家乡”的真情实意。
第四组《童声妙语“话”安全》(吴栏小学:冯灏立、刘思语、王语彤、黎梓童、张诗雯):围绕校门口周边的安全问题,整理出一系列实用的“安全小妙招”,从交通安全到环境卫生,全面且细致提供了安全参考。
第五组《会呼吸长椅与可调节滑梯》(培红小学:刘骐玮、潘佳琪、王瑾瑜):聚焦公园公共设施的优化,提出“会呼吸的长椅”(文化宣传与舒适功能)、“可调节滑梯”(适配不同身高的儿童)的创意设计,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与对公共设施人性化的思考。
守护“小声音”,助力“童想”落地
5组队伍展示完毕后,黄圃镇妇联、团委、教体中心、关工委、宣传文化中心、城市更新和建设服务中心等部门围绕各组议题方案进行了点评与积极回应。嘉宾们充分肯定了“小小观察员”们的观察力、创造力与社会责任感,认为孩子们的方案紧扣社区发展、环境保护、公共设施等与自身成长息息相关的主题,既贴合实际需求,又充满创意巧思。同时,相关部门代表还针对方案中的具体建议给出了初步回应,表示将认真研究孩子们的想法,推动部分切实可行的“童想”融入社区建设与城市发展工作,让“儿童的声音被听见、儿童的建议被采纳”。
黄圃镇妇联负责人表示,儿童是城市未来的主人,“小声音”里藏着大能量,黄圃镇始终高度重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而本次童“话”会正是搭建了一个让儿童“发声”、让儿童参与的重要平台。她鼓励孩子们继续保持这份敏锐的观察力与丰富的创造力,勇敢表达对社区发展的想法;同时呼吁有关单位关注儿童需求,尊重儿童意愿,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安全、更包容、更友好的成长环境,让每一个“小声音”都能成为推动黄圃镇未来发展的“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