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台风“桦加沙”携狂风暴雨直扑中山,在这场抗击台风的战斗中,中山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第一时间行动起来,组织基层干部、志愿者投入防风一线。
火炬高新区
隐患排查是防风工作的重中之重?;鹁娓咝虑餍率贝拿魇导行摹⒄咀橹吃备刹?、志愿者,协同物业力量,对辖区内的危旧房屋、简易工棚、低洼易涝点、地下空间及地质灾害危险路段开展了拉网式排查,并及时检查疏通排水设施,力求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志愿者将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作为重点关怀对象,主动上门排查安全隐患并留下联系方式,确保紧急情况下的沟通渠道畅通。同时,各社区开放应急避难场所,妥善安置转移人员,做好基本生活保障。
东区街道
长江村的独居老人李婆婆年过八旬、无儿无女。台风来临前,长江三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便早早带着应急食物前往李婆婆家,为她放置好食品,并且对房屋安全、水电安全等进行了检查,规整了阳台杂物,反复叮嘱台风天的注意事项。李婆婆握着温热的食品包,对社区的关怀连连道谢,称有社区在,台风天心里也安稳。
“早上好,我们送早餐来啦!”9月24日上午,竹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化身“外卖小哥”为转移安置群众送去暖心早餐,并关切了解他们的居住情况以及需求,提醒他们台风天不要外出,注意安全。
暴雨倾盆过后,起湾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收到居民的求助:“沙岗墟大树倒了,压着商铺帐篷!”他们第一时间响应,现场树枝横压帐篷,帆布已微微下陷。先安抚焦急的居民,冒雨合力将断枝移开时,他们后背早已湿透,却先检查帐篷里的物品是否完好。
石岐街道
石岐街道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冲锋在前,坚守岗位,进行轮流值守,以确保应急电话畅通,随时响应居民的求助和险情报告信息,并在值守期间通过居民群、物业群向居民群众实时推送预警信息和避险指南,用坚守筑牢基层防风“安全线”,切实保障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西区街道
西区街道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组织志愿者形成合力,扎实做好对特殊群体的精准关爱工作。
工作组在排查中发现,89岁独居长者陈婆婆居住在老旧房屋中。为确保其安全,工作组立即联系专业机构,聘请具备护理资质的照护人员提供24小时居家陪护。
实践站还组织工作人员,对易涝点、建筑工地、老旧房屋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按照“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原则,联合多部门转移危险区域住户,并对应急避难场所进行规范管理,确保转移人员基本生活无忧。社区还持续开展巡查,劝导商铺落实“五?!?,引导流浪人员前往避难场所。
南区街道
南区街道相关部门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严格依照“一页纸”预案,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危房、削坡建房点、锌铁棚等危险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确?!坝ψ∽薄安宦┮换?、不落一人”。工作人员在有序劝导群众撤离的同时,针对无地方可去的群众,指引前往附近避难场所安置。
在安置现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高效引导群众办理“登记入住”,确保每位转移群众都能得到妥善安排。场所内配备了充足的折叠床、被子等应急物资,还准备了矿泉水、八宝粥、方便面等生活物资。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有序推进信息登记、物资分发、秩序维护等工作,安置流程高效顺畅。
五桂山街道
五桂山街道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员志愿者认真做好避难场所物资储备和群众服务工作,井然有序地组织登记、引导群众安置,并及时将充足的餐食和饮用水分发到位,整个过程高效而充满温情。
黄圃镇
黄圃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员志愿者化身“巡城马”,冒雨对商铺、鱼塘窝棚、渔船渔民重点地方和人群进行巡查,劝导留守人员撤离,通知还在经营的商户、食店、便利店等落实防台风“五?!币螅既褐谧龊冒踩芟蘸透鋈朔阑?。
古镇镇
古镇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员志愿者闻令而动,全力守护群众安全。以“白加黑”模式深入各村(社区),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确保危险区域人员全部撤离。在防风一线,党员志愿者们排查危房、组织人员转移、走访困难家庭、设置警示标识、清理道路障碍、疏通排水口,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红色堤坝”。
神湾镇
在神湾镇应急避难场所,除了来这里躲风避雨的群众,还有32名来自我市各大国企的民兵组成的应急营。他们正在这里枕戈待旦,准备随时出发应对台风带来的险情。
神湾镇共开放8个避难场所,共安置363人,为他们提供了食物、矿泉水、折叠床和被子等。党员志愿者迅速组成服务队,在每一个避难场所提供全程守护。及时为安置群众分发物资、安排休息区域,更主动安抚大家的紧张情绪,耐心解答疑问,让居民在风雨中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安心。
风雨中一个个挺身而出的背影,一双双温暖有力的手,是我们战胜台风的动力,感谢台风中的逆行者,致敬风雨中的守护者。